长江商报消息●长江商报记者张璐
复星医药(600196.SH,02196.HK)传来好消息。
7月28日,复星医药发布公告,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纽科签订了《许可协议》。根据协议,复星医药产业获得了纽科授予的以AR1001分子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在约定许可区域及领域的开发、注册、生产及商业化权利。根据协议,复星医药产业将支付至多1.5亿元的首付款及监管里程碑款项。
据悉,AR1001是一款拟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程的小分子口服药。此次合作将进一步丰富复星医药在中枢神经领域的产品管线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作为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集团,复星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达55.54亿元,推动创新药管线持续丰富;公司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,2024年海外收入112.97亿元,占营收比重达到27.51%。
业绩方面,复星医药2024年实现营收、净利润分别为410.7亿元、27.70亿元,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25.42%至7.65亿元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公司总资产已达1180亿元,创历史新高,为其在中枢神经领域的创新拓展与全球化战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。
牵手纽科布局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
7月28日,复星医药公告,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纽科签订《许可协议》,根据约定,复星医药产业获纽科授予其在研的以AR1001分子作为其活性成分的药物于约定许可区域及领域的开发、注册、生产及商业化权利。
公告显示,AR1001是一款拟用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(AD)疾病进程的小分子口服药物,具有强效、高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酯酶-5(PDE-5)的作用。该在研药物由纽科自上游许可方AriBioCO.,Ltd.许可引进后进行后续开发。
目前,许可产品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全球多中心(包括中国境内)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。截至公告日,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获批上市。
从交易对手看,纽科成立于2023年8月,注册地为中国香港,是一家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、人工智能创新药开发平台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研发的公司。
根据约定,复星医药产业将就本次许可向纽科支付至多1.5亿元,其中包括首付款4000万元和根据许可产品注册上市进展支付的监管里程碑款项等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复星医药在创新药研发、生产和商业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实力。过去几年,公司成功推出了多款创新药物。2024年,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55.54亿元,其中,研发费用达到36.44亿元。
谈及本次合作,复星医药表示,本次合作旨在充分发挥集团在临床、开发、注册和本地化生产等方面的已有优势,进一步丰富集团中枢神经领域的产品管线、完善市场布局,从而增强集团在该治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,并为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。
总资产规模增至1180亿元
据了解,复星医药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,是一家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,其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、医疗器械、医学诊断、医疗健康服务,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。
近年来,复星医药在业务布局和业绩表现上呈现出多元化且稳健的态势,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,为公司整体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从财务表现来看,2024年,复星医药整体业绩保持稳健。全年实现营收410.7亿元、净利润27.70亿元。现金流方面,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44.77亿元,同比增长31.13%。
步入2025年,复星医药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。一季度实现营收94.20亿元,虽同比下降7.26%,但净利润达到7.65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25.42%。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创新转型和创新产品的开发落地。同时,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10.56亿元,同比增长15.08%。
从核心业务板块来看,制药业务是复星医药的重要支柱。2024年,制药业务实现营收289.24亿元,占营收的比例为70.43%;医疗器械与诊断业务实现收入43.23亿元,同比微降1.53%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全球化布局是复星医药的另一大亮点。2024年,公司海外收入达112.97亿元,占营收比重27.51%,同比增长8.93%。目前,公司的医药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已广泛覆盖美国、欧洲、非洲、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,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。
同时,公司持续推进生产体系的国际质量标准认证,进一步夯实制剂出海基础。截至2024年末,复星医药制药板块中国控股子公司所有商业化生产线均已通过中国GMP认证,并已有10条生产线通过美国、欧盟等主流法规市场GMP认证。
高速发展下,复星医药的资产规模不断壮大。2020年—2024年,公司总资产从836.9亿元增长至1175亿元,期间增幅为40.4%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复星医药总资产进一步增长至1180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3.78%,创下历史新高。